首页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日樱花计划总结报告

时间:2024-02-01
2024年1月21日,应日本岛根大学(Shimane University)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名研究生在陈晓楠副教授的带领下前往日本岛根县松江市,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名为“在农山村的资源循环型社会建设——资源的高度利用与地区的可持续性”的学术文化交流之旅。在这一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受到了一戸俊義教授、関耕平教授和田中奈绪美老师等人的热情欢迎以及悉心接待。其为来访的团队成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活动,如欢迎酒会、访问农业企业、与日本学生交流互动及聆听学术报告等。期间,团队成员们详细记录了参观内容及自己的心得体会,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其中,日本农业科技与产业的有机结合、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职场严格的规则意识、人民的友好与礼貌及大学课堂活跃轻松的氛围都给团队成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总体来看,此次学术文化交流之旅的目的在于让团队成员们接触日本前沿的农业科技、体验日本的风土人情;且通过借鉴、吸收日本循环农业推广经验,对比中日两国农业发展现状,从而凝练出中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可行道路。 此次交流活动邀请方岛根大学不仅是日本历史悠久、享负盛名的一所高等学府,更是著名的世界级研究型国立综合高校。该校宪章提出:“大学作为学术中心,深入探索真理,开展专业的艺术和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同时通过教育、研究、医疗和社会贡献,努力发展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繁荣社会”。其秉承“卓越、创新、服务”的校训,学术实力备受国际认可。目前,该学校开设了多个专业,如工学、理学、文化与教育学、医学、农学和社会科学等。其中,岩石物理学、材料科学、激光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而交流活动派遣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中国“985工程”、“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亦为“双一流”大学。本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按照公正选拔、透明公开的原则,选拔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出众的9名优秀研究生参加此次樱花计划。这9名学生都有丰富科研经历,部分学生亦有参与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市场营销调研大赛等比赛的经历。 具体而言,此次活动报告内容如下: (一)参观岛根大学并聆听学术讲座 2024年1月22日,即抵达日本岛根县的第二天,团队成员们受到了一戸俊義教授、関耕平教授以及田中奈绪美老师等人的热情欢迎。 上午,在岛根大学学生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参观了校园。在这一过程中,其对于岛根大学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以及未来愿景均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例如,在带队学生的讲解下,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岛根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非常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己自己喜欢的课程,这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其亦开设了英语和汉语授课课程。此外,学校还提供了大量的实践课程,如野外考察、实验课和毕业研究等,对未来职业规划明确的学生非常有益。同时,校园内干净整洁的环境也令团队成员们感触颇深。岛根大学校园内到处都是树丛与竹林,整洁的道路与茂密的植被混然一体,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置身花园的美好感觉。学生们都非常注重环保,将环境看作共有的财富,视环保为己任。即使是一个空矿泉水瓶,学生们也会将其拆解为塑料纸、瓶盖以及空瓶子后,再放入不同垃圾箱。这种植根于文化深处的环保理念与严格的规则意识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图1 岛根大学学生带领团队成员参观校园 此后,团队成员们拜访了大谷副校长。会议伊始,大谷副校长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期望岛根大学日后能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更深入的学术交流。此后,一戸俊義教授与松本一郎教授表示,本次樱花计划的目的与可持续发展的愿景息息相关,希望团队成员们在此次学术交流之旅中能见识到日本农业发展的现状,深化自己对中日两国农业发展未来路径的思考。在进行自我介绍之后,团队成员们均表达了对此次学术交流之旅的殷切期望:他们希望此次学术交流之旅能拓宽自己的科研视野、加深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日两国农业的发展。最后,双方完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徽的交接仪式。 图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徽交接仪式 图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与岛根大学成员合影 下午,团队成员们在岛根大学的研修室内聆听了関耕平教授、一戸俊義教授和松本一郎教授的专题讲座。首先,関耕平教授以“在日本面向可持续农山村的探求——从岛根县的实际情况来思考政策任务”为题,解析日本所面临的可持续性危机以及相应的政策目标,例如以保护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农业方式,以此提示团队成员们回归历史角度,反观和展望世界经济形式。 图4 関耕平教授对日本可持续农山村的解读 其次,一戸俊義教授向团队成员们简要概述了和牛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通过讲解小林泰男教授和石飛修平的研究向团队成员们呈现了内含腰果皮提取物或亚麻油的饲料对于抑制和牛养殖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可能性;同时,他介绍了日本本土藻类对三溴甲烷(CHBr3)的富集作用,并通过多种方式检验了发表在已有权威文献上、但仍然存疑的研究成果。 图5 一戸俊義教授讲解和牛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最后,松本一郎教授基于SDGs理论,着重强调农村教育在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因素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教育。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是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其中,他认为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最为重要,但人们似乎只有切身体会到环境危机时才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应该注重通过教育的方式,加强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使环境保护意识能够深化于每个孩子的内心。其次,他强调应通过“实感”教学方式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他认为仅仅依靠传统教室授课方式是不够的,对大自然的触摸与体验更为重要。因为儿童的可塑性很强,他们的性格、兴趣、职业理想怎样发展,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要特别给学生以“实感”,注意让学生实际体验,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此后,他结合自己的家乡——岛根县,介绍该地基本地理情况和现实学校环境教育状况,进行了详实讲解。如学校通过单独开辟试验田让学生感受、了解农村的生活方式;与农家协同作业,让学生参与到实际农业活动中去;县政府人员与学生和当地居民一起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增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感激之情,从而投入到家乡建设的进程之中。 图6 松本一郎教授向同学们介绍SDGs理论 晚上,团队成员们参加了岛根大学校方举办的欢迎晚宴,日方出席人员有大谷副校长、保母武彦教授、一戸俊義教授、松本一郎教授、関耕平教授、松本真悟教授以及田中老师奈绪美等人,中方10人全数出席。在晚宴上,大谷副校长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师生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岛根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交流合作事宜提出美好愿景;陈晓楠副教授就岛根大学的盛情邀请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提出对团队成员们修学旅行成果的期望。此后,团队成员们就参观校园与聆听讲座的相关事宜发表感想,同时说明自己对此次学术交流之旅的美好期望;保母武彦教授结合自己年轻时的阅历,鼓励同学们多出去走走,增长自身见识、提高自我认知,为自己未来从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图7 欢迎晚宴合影 经由当日同岛根大学师生的初次交流,团队成员们感受到日本人民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严谨性:首先,对于环境的严谨性。岛根大学的学生都非常注重环保,将环境看作共有财富,视环保为己任,真正践行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其次,对于学术的严谨性。在提到国外有关Akamoku的研究时,一戸教授不仅勇于质疑权威文献中的研究成果,且基于自己学术经验设计了全面的实验分析方案及流程,从而证实自己对已有文献的质疑性判断,这种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值得团队成员们学习。最后,对于教育的严谨性。松本教授基于SDGs理论,分析通过“实感”教学方式达到理想教育目标的可行性,从而提高学生为达成一个目标不懈努力的自我内驱力。此外,保姆教授基于自己年轻时的见闻,对团队成员们提出通过游历世界增长自身见识及认知的期望,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情怀。 (二)聆听“本庄综合农场”实地讲座 2024年1月23日上午,团队成员们前往与岛根大学相距7公里的本庄综合农场,聆听了松本真悟教授对本庄综合农场概况、主营业务及职责使命的专题报告。松本真悟教授常年致力于研究大米生产与废弃物再利用等问题,对农业机械推广及生态农业建设等有着深刻且独到的见解,这使团队成员们非常佩服。 首先,松本真悟教授在报告中提到本庄综合农场是日本循环农业的一个缩影。其占地约15.4公顷,拥有19名职员和43名学生。其次,他提到该农场常年推行实地教研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实践参与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农业生产的了解程度,培养学生对参与农业生产的兴趣。最后,他向我们介绍了本庄农场的主要农业生产品,如大米、蔬菜及其他加工品等,年销售额可达约1000万日元。 听了松本真悟教授关于本庄综合农场的报告后,团队成员们感触颇深:首先,本庄综合农场将“寓教于乐”落于实处,通过番茄种植实践增加学生们对农业的了解,在生产、加工及销售等整套供应链流程中带给学生完成一件事情的成就感与使命感,真正做到爱农、务农及强农。其次,本庄综合农场经常举办农业公益讲座,通过增加大众对农业的了解践行兴农的使命及担当。再者,本庄综合农场致力于提升污泥处理技术,将处理过后的污泥用作农业肥料,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借鉴及学习的。 图8 松本真悟教授在介绍本庄综合农场的耕作实践内容 (三)参观仁多堆肥中心 2024年1月23日下午,团队成员们前往仁多堆肥中心,聆听公司负责人对堆肥中心现状的专题报告。考察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初步了解到仁多堆肥中心的基本概况:首先,堆肥中心已成立11年,属于100%出资的国有企业,由町长兼任堆肥中心社长。其中,堆肥中心无专职员工,主要招聘兼业务农的农户来这里打工,工资约500元人民币/天。其次,堆肥所采用的原料依次为木屑、香菇菇棒及牛粪等,其内部温度最高可达70℃,其在露天堆放肥料仓库中靠机器螺旋移动的方式完成发酵,整个过程约需要1~2周的时间;其中,牛粪主要来源于中国地区牧场里的1400头牛,经由公司自行运输,月运输量可达500吨。最后,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堆肥所采用的机器成本约3750万日元,而厂房成本约1亿日元。 图9 仁多堆肥中心考察纪实 目前,仁多堆肥中心面临困境也较多:首先,堆肥中心收到的原料质量参差不齐,有时达不到质量标准的肥料产品会遭到废弃,间接增加成本;其次,农业劳动力不足也是制约堆肥中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农业老龄化严重的背景下,年轻人不愿回乡务农,出现农业劳动力质量、数量严重下滑的现象。为此,仁多堆肥中心积极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进程与农产品生产质量。 听了公司负责人对仁多堆肥中心现状的报告,团队成员们感触颇深:首先,利用木屑、香菇菇棒及牛粪等的堆肥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变废为宝”的一个可行途径,真正践行了循环农业的理念。其次,在农业老龄化严重的背景下,如何确保仁多堆肥中心农业兼业劳动力数量、维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仍是该公司面临的困境。在中国农业老龄化问题开始显现的背景下,通过何种措施让年轻人真正爱农、务农,为农业生产注入新鲜血液,亦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图10 团队成员们在大巴车上认真听公司负责人讲解 (四)考察Rice field公司 2024年1月24日上午,团队成员来到Rice Field公司进行实地考察。这个公司主要是基于日本较严重的农业老龄化现状,以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为宗旨建立。 在参观与讲解中,我们了解到如下信息:首先,Rice Field公司共与110位农户建立合作关系,约1300块土地,主要用来生产大米。其次,该公司生产大米的方式为订单式生产,基于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生产特定品种大米:其主营的大米品种为5种,其中有一种大米可供糖尿病人食用,还有一种大米主要用来酿酒,主要出售至欧美各国。再者,该公司为畜牧农家提供青贮饲料和稻草,一年各5000捆;与此同时,畜牧农家为公司提供堆肥,一年约1300吨。最后,我们了解到鉴于化肥购买及运输成本涨幅超过70%,下水道污泥是未来可行的一个肥料利用方向。同时,Rice Field公司负责人向我们分享了他对日本农业现状的解读:他认为日本农业最大的问题在于高质量人力资源的短缺,在仅靠农业维持不了生计的背景下,“谁来种地”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其次,日本农产品消费具有供大于求的特点,居民实际购买力的下降导致市场追求物美价廉,决定了其不需要太高品质的供给;再者,由于有机农业的利润空间缩小,加之有机农产品的市场消费对象是富人,利润与销售对象的局限性决定了有机农业推广的困难性。为解决上述问题,他认为日本需要大力发展规模农业,从而降低有机农产品生产交易成本,从而扩大市场份额,让日本老百姓真正消费得起有机农产品。 目前,Rice Field公司主要面临如下困境:首先,在农业老龄化严重的背景下,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不足;其中,年轻人因无法维系生活所需,大多拒绝从事该行业。其次,市场需求的并非特别高质量的有机大米,该公司亦未种植相应的品种。最后,在日本物价上升的背景下,居民工资变化幅度不大,致使其实际购买力降低,缩小有机大米市场销售份额,从而制约公司的发展。 听了公司负责人对Rice Field公司现状的报告,团队成员们感触颇深:首先,Rice Field公司同农户合作紧密,实现了对农户土地的集中利用,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及机械化的推广。其次,该公司致力于让有机农产品出现在每一户日本家庭的餐桌上,体现了农业公司的美好愿景与广大胸怀。最后,受制于农业老龄化严重的背景,成本—收益失衡、高质量人力资源短缺等也是目前该公司面临的困境。 最后,团队成员们接受了山陰中央新報记者小引久実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谈德君同学提出的观点尤为精彩:他结合日本农业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引申讨论了中国年轻一代不愿务农的问题。他指出日本的农业经营模式有助于实现区域土地集约化,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资源循环,这一点是值得中国学习的。 图11 Rice field公司考察纪实 (五)参观松江城,品尝日本抹茶 2024年1月24日下午,团队成员们来到了坐落于日本岛根县松江市中心的松江城。松江城由崛尾吉晴公于1611年建造,是日本仅存的12座原貌城堡之一,也是被列为日本国宝的城堡之一。城堡的庄重、优雅令团队成员们赞赏不已,深感其为日本历史上的辉煌杰作。 由于松江城内部没有电梯,团队成员们需借助自城堡建成以来一直存在的泡桐楼梯才可抵达城堡内部的不同楼层。在走过几个世纪以来早已被人们磨得光滑的深色木制地板和木制楼梯后,团队成员们看到了现存的唯一一座内部有井的城堡——天守阁。站在城堡顶层,团队成员们欣赏到了城下町的 360 度全景,甚至看到了远处的宍道湖。日本对文化那种尊重和保护的强烈意识是非常值得中国学习的。在明治维新之时,虽然日本全国转向学习西方文化,曾经也对他们许多古文物或建筑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是仍有许多日本人致力于保存他们传统文化,许多珍贵的古城遗迹才能流传至今,位于山阴之地的松江城才能经过百年风霜,如今再度恢复日本国宝地位。 图12 参观松江城堡 在参观完松江城堡后,团队成员们跟随田中老师来到松江历史馆,在拥有美丽优雅庭园的和菓子茶屋,一边吃和菓子、品抹茶,一边赏松江雪。一枚小小的和菓子,凝聚着日本不同时空的文化。事实上,从绳文时代考古发现的“绳文甜饼”算起,和菓子已经有超过3000年历史。虽然叫做“和”,但其漫长的发展历程着实体现了文化交流的印记,几千年中,和菓子在自身演变翻新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唐果子”、“南蛮果子”、“洋果子”等外来点心技艺,形成了博采众长又与众不同的风味。可见,饮食的背后有其文化渊源,和菓子的成型完善便是文化交流史的典型一例。 在吃和菓子时,团队成员们拿起竹签片、切下和菓子的小小一角送入口中,再三咀嚼,然后饮一口抹茶,十分优雅。同时也可见,在吃甜食时,日本人是抱有一种珍惜之情的。抹茶味道偏苦,但苦涩味与和菓子的香甜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会有非常奇特但又莫名搭配的奇妙味觉。 图13 品尝日本抹茶与和菓子 (六)参观雲南市吉田故乡村 2024年1月25日上午,团队成员们考察了位于岛根县雲南市的吉田故乡村株式会社。该株式会社成立于1985年,是在地区人口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以创造就业机会和振兴地区产业为目的,由政府和地区居民共同出资成立的第三部门。据工作人员介绍,2023年该会社的年销售额达51682万日元,雇佣员工约70余人,现已成长为吉田町地区规模最大的公司,而作出这一贡献的是2002年上市的鸡蛋拌饭专用酱油。为了带动当地大米和鸡蛋的销售量,该公司还于每年十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举办“日本鸡蛋拌饭研讨会”。截至2023年,该研讨会已经举办了二十届。 日本岛根大学名誉教授保母武彦曾说过,乡村振兴不追求区域内没有的东西,而是灵活有效运用区域内所有资源。吉田故乡村株式会社充分利用地域资源的做法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非常值得团队成员们学习。一方面,吉田故乡村株式会社利用“岛根县人民皮肤好”的优势打造美肤胜地,主要包括推广养肤的美食,让皮肤开心的温泉,以及恢复心情的“美肤支援路线”;另一方面,吉田故乡村株式会社利用日本中国山区海拔较高,温差较大,污染较少等地理气候环境种植水稻,加工年糕。此外,由于在山区种植作物面临被野猪破坏的风险,并且野猪属于保护动物,不能打也防不住,因此如何平衡野生动物与农民的利益始终是一个难题,但吉田故乡村株式会社的做法为这些山区提供了借鉴,他们将野猪喜欢吃的作物替换为野猪不吃的辣椒。 图14 在吉田故乡村株式会社门前合影 (七)住宿邑南町民宿,体验日本农家生活 2024年1月25日下午,团队成员们前往邑南町,体验日本的农家生活。邑南町位于岛根县中部山区,于2004年由旧石见町、瑞穗町和羽须美村合并而成,总面积约419.2平方千米,总人口数约1万人。在抵达邑南町伊原公民馆后,团队成员们受到馆长与几家民宿经营者的热情欢迎。这些民宿的经营者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是大阪烧餐厅的经营者,有的是采取无农药方式的水稻种植者,有的是作为“地区振兴协力队”定居邑南町的I-turn者,还有的是寺庙住持,团队成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感兴趣的民宿,体验不同的日本农家生活。 图15 团队成员与民宿经营者合影 笔者选择住宿到当地寺庙的住持家。在这里,我们跟随主持念并且抄写了佛经。他告诉我们抄经时需要心无杂念,专注一境,所以我认为抄经又是一种很好的练心的方法。此外,我们还感受到了中日佛教的异同。一方面,历史由来不同。主持告诉我们日本佛教是北传佛教之一,从西域三十六国传入唐朝,再经唐朝传入日本,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而中国佛教是公历纪元前后,印度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但中国和日本的佛教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日本佛教宗派是在中国佛教宗派的影响下形成发展的,中国佛教是日本佛教的母体。另一方面,戒律不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具备了很多世俗化、政治化的特色。最典型的就是日本的僧人允许结婚。但是中国基本沿袭了古来的传统,强调行善积德,有非常严格的戒律。 图16 抄写佛经 晚餐,住持一家用寿喜烧与当地的日本清酒款待笔者及团队成员们。虽然团队成员们听不太懂日语,只能互相意会或借助Google Translator等翻译软件。但是,主持一家仍很有耐心,一遍一遍用翻译软件与团队成员们互动,这里面体现的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真诚地想让团队成员们融入和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的用心。 图17 与住持一家餐后合影 此外,团队成员们还感受到了深深扎根于町民之间的“互助”,这正是现代城市中所欠缺的。在邑南町,没有什么高新技术产业和知名企业,有的只是农业以及农村共同体的相互帮扶。在农村共同体中,大家互帮互助,维持共同的生计。通过这次民宿体验,团队成员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中日文化的异同,感受到了日本人民的热情。团队成员们希望中日两国今后继续进行频繁紧密的文化交流,继续增进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图18 与邑南町民宿经营者的集体合影 图19 邑南町民宿经营者与我们挥手告别 (八)考察有畜复合农业生产方式 2024年1月26日上午,在一戸俊義教授、関耕平教授和田中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拜访了长谷川敏郎先生。长谷川先生是一位发展种养有机结合的绿色循环农业实践者,他仍然坚守着使用堆肥的传统农业生产理念种植水稻。先生家至今仍保留着百余年来从来没有使用过农药、化肥的干净农田。 在考察学习过程中,长谷川敏郎先生从自己50余年的生产经验出发,讲述了他种植水稻的模式、相关技术等。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现代农户依赖化肥与农药实现施肥、除虫与除草,但长谷川先生却借助生态的力量实现。他饲有两头母牛和两头小牛,通过采用牛粪以及周边山林的树叶等自然资源和传统的堆肥方法自制有机肥料,实现水稻的养分供给。除虫则借助蜘蛛、青蛙、燕子以及鸭子。除草则主要借助鸭子、当然草也可以作为饲料。在水稻成熟后,秸秆和稻壳可用作牛的饲料,如此往复循环,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在日本,类似于长谷川先生这样的有机农业践行者还有很多,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保持土壤肥力作为第一要务,以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长谷川先生这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依循大自然法则的农业生产方式良好地维护了土壤生机,这种生产理念值得中国农户学习。我国苏南地区在农耕文明时期,曾造就过“精耕细作、种养兼业、循环利用”的传统农业模式。但随着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逐渐盲目迷信“规模经济效益”,过分依赖农药化肥、覆地薄膜等工业化学农业,使得苏南地区耕地资源不仅在数量上被快速消耗,在质量上也同样面临着巨大压力。农业生产的根基是“地”,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土地是否可持续利用。因此,土壤问题是影响农产品品质、土地生产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未来我国乡村农业发展应该借鉴日本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探索废物资源化利用方式,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把主要精力从病虫害防治转移到改良土壤上来,从源头上缓解与改善农业生产问题。此外,在前期尚未达成生态平衡的3-5年时间中,政府的财政支持至关重要,否则很难实现循环农业。 图20 长谷川先生讲解种养有机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 (九)总结 2024年1月27日,于Rainbow Plaza Hotel会议厅举行樱花计划总结会。参会人员分别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陈晓楠副教授以及9名研究生,岛根大学的一戸俊義教授、伊藤教授、関耕平教授、松本一郎教授以及田中奈绪美老师。会议中,每位同学认真地汇报了此次研学的收获及感受。随后,一户俊義教授为团队成员们签发结业证书,团队成员都很激动。 图21 一户俊義教授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程娟娟(左)与博士生曹波(右)颁发结业证书 本次学术交流之旅充分扩展了团队成员们的研究视野。一方面,通过考察践行循环农业及充分利用地区资源的农户、社区和农业企业,团队成员们亲眼见到了既可实现产品高附加价值、又可保护生态环境的兼容性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另一方面,日本先进的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政策体系对中国具有参考借鉴意义。一是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实现产业间的互通有无,变废为宝;二是企业发展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不能仅仅将利益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保护和传承地区文化,发挥区域贡献、留住“人财”,方能走的长远;三是政府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循环农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日本一样,中国农业人口老龄化问题仍在逐步加重,农业社会化服务与规模化经营将是大势所趋,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企业建设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交易成本,保障大食物观背景下的城乡居民食物安全及营养均衡。除此之外,此行也提升了团队成员们学术交流、合作和分享的能力!见贤而思齐,作为新世纪青年,团队成员们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为中国的“三农”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的决心。最后,希望中日两国青年能够多加交流、相互了解、建立友谊,共享农业发展带来的繁荣与美好! 图22 总结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