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青少年科学交流计划总结——哈尔滨工业大学赴名古屋大学学生交流项目
时间:2016-12-23一、项目计划内容
日本名古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为友好学校,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的帮助和支持下,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选择10名优秀大四本科生赴日本名古屋大学参加“樱花科技计划”进行为期7天(2016年11月6日-12日)的交流活动。本次赴日交流主要包含如下内容:1)大学和科研机构参观;2)学术报告与问题研讨;3)丰田汽车工厂参观;4)日本民俗参观。
二、项目执行情况
本次项目由日方负责人——名古屋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副主任野水勉(Nomizu Tsutomu)老师组织。双方通过英语和个人总成绩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个专业选择了10名大四本科生赴日进行交流,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交流,名古屋大学也选派了4名日本学生(含2名中国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进行了为期7天的旅程。另外,哈尔滨工业大学派遣教师一名陪同学生赴日本交流。
11月7日:
参观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纪念设施,包括野依良治教授纪念馆,赤崎纪念研究馆,ES综合馆,其中2001年, 野依良治教授因对不对称合成的贡献荣获诺贝尔化学奖;2008年,著名的化学与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因发现和发展绿色荧光蛋白荣获诺贝尔化学奖;2008年, 益川敏英和小林诚教授因提出小林-益川模型而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14年,天野浩和赤崎勇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展馆陈列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相关工作,获得的诺贝尔奖奖章,并且还部分复原了一些实验场景,十分生动有趣。
参与了名古屋大学《半导体设计》英文课程,课程主要讲解了晶体管,P-N结的相关知识。
11月8日:
参观了未来材料系统研究所超高压电子显微设施,超高压电子显微镜可以克服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TEM需要的样品厚度必须小于0.1μm,必须在真空的条件下观察,只能得到二维的图像,并且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稳定性,并且可以实现很多潜在的应用。由于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为了保持仪器的稳定性,能够抵抗地震的干扰,结合实际增加了防震设备,由大量的橡胶组成。
参观了生命分子研究所(ITBM),该研究所设计十分现代化,仪器设施十分完善,ITBM成立于2012年10月,该研究所主要致力于实现化学生物甚至物理的学科交叉,将化学分子合成和生物(动植物)结合起来,设计生物分子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一些药物的合成。在ITBM,化学工作者和生物工作者都是在一起工作的,这样有利于思维的碰撞。
参观了理学研究科的基因研究中心,主要介绍了RNA/DNA的一些先进的编辑技术,主要是针对植物细胞器的一些研究,实验室培养了大量的绿色植物,在培养皿上看着就是一些分布十分规则的绿色的小点。
11月9日:
进行了《物理化学》的英文课程学习,教学模式和中国有所差异,课堂主要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有什么不理解或者觉得不对的地方,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进行提问,总而言之,课堂范围比较活跃。课堂内容主要围绕化学平衡展开,并通过举例进行讲解分析,最后引入物理化学上十分重要的一个公式,反应吉布斯自由能与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式,经过一堂课的学习,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
参观了生命农学研究科的相关实验中心,主要是与生物相关的实验室,有主要研究植物的,也有主要研究动物的,比如说果蝇,利用一些实验装置,和巧妙的实验设计,对果蝇进行行为学研究。
参观工学研究科的实验室,电力电子方面的,各种自主设计的仪器,扫面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离子体在各个方面的应用,典型化学实验室的参观,电化学,有机化学等等,实验室设备完善,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电化学工作站等配备齐全。
参观了地球彗星科学科,主讲的教授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科普了地球的起源,虽然理论还不是十分完善,但从一个侧面进行了地球诞生的猜想,十分有趣。
11月10日:
参观了丰田汽车工厂,丰田公司是一家追求人与社会以及环境和谐的一家公司,通过开发集约型、高效率的最新生产设备,全力实现节能、节源以及降低环境负荷,而且,以迅速满足顾客要求的生产线为目标,不断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实现一条生产线可以混合生产多种车型。车间包括冲压车间,焊接车间,喷漆车间,组装车间,机械化程度极高,生产线上工人各司其职,效率极高。实地工厂参观,体验了日本的企业文化。
参观了名古屋市有名的名古屋城,名古屋城是江户时代是尾张藩藩主居城,别称“金城”、“金龇城”。其与大阪城,熊本城被合称为“日本三大名城”。名古屋城为德川家康于1612年所建,经二战战火损毁,1959年修复了幸存的建筑。城内展出了大量各式各样的菊花,形态各异,竞相开放,十分养眼。并且在展览中体现了日本的一些民俗文化。其天守阁是德川家世代居住之地,是一座五层飞檐建筑,屋顶脊梁两端以一雄一雌的金色兽头鱼身铸像装饰。天守阁的内部经过整修,其木质结构已无保留,并增设了电梯。馆内展示有隔扇门绘、兵器盔甲等文物。
11月11日:
参观了名古屋陶瓷工业博物馆,馆内按照时间顺序,主要以纺织业的发展,通过实物模拟,展现了最初的手工纺织一直到机械化纺织的过渡,并且配有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很有身临其境之感。
进行了关于“物理,化学,生物专业的近未来的创新”的专题讨论,主要参与人员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名古屋大学的学生与老师。在报告展示中均使用英语,整个交流计划的魅力在于虽然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学生之间仍然可以通过各自的研究来相互交流,在每个学生做完报告后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学生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在国外的经历,也学到了他国的思维方式。他们学会了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